千株不盈亩,斩伐同一束。
意思:千株不盈亩,砍伐同一束。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榆》
全文赏析
这首诗《我行汴堤上,厌见榆阴绿》是一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邃思考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榆树的生长过程,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叹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首段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汴堤上,看到榆树的叶子在阳光下绿油油的景象。诗人用“厌见”一词,表达了对榆树数量的庞大和其占据空间的广大的不满。接着,诗人转向了对这些榆树砍伐的描述,它们被砍成同一束,暗示了其被大规模地利用和消耗。
接下来,诗人被幽禁在屋子里,却仍然看到了这些榆树。此时,它们的叶子已经开始枯黄,被埋在墙角,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反而看到了它们的生命力并未因此而枯竭。
最后一段中,诗人表达了他对霜雪的看法,认为它们并非是苦难的象征,反而暗示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他期待着春天的到来,期待着榆树的叶子再次繁茂,飞花洒满屋子。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榆树的生长过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叹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