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舟泛洞庭(一作过洞庭湖)》 蛟室围青草,龙堆拥白沙。

蛟室围青草,龙堆拥白沙。

意思:蛟龙室包围青草,龙堆着白沙。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舟泛洞庭(一作过洞庭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壮丽自然风景的诗,它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 首联“蛟室围青草,龙堆拥白沙。护江盘古木,迎棹舞神鸦”,诗人描绘了两个极具特色的自然景象:蛟室、龙堆、青草、白沙,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辽阔、荒凉而又神秘的画面,引人无限遐想。护江盘古木,则是描绘江边的古老树木,它们盘曲生长,见证了岁月的沧桑。而神鸦迎棹,则仿佛看到神灵般的乌鸦在江面上舞动,给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和生动。 颔联“破浪南风正,收帆畏日斜”,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景象:破浪的南风,收帆的船只。这是对航海情景的生动描绘,给人一种积极、向前的力量。而“畏日斜”则暗示了阳光炽热,但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敬畏和热爱。 颈联“云山千万叠,底处上仙槎”,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云山叠嶂,深不可测,仿佛可以通往仙境。这既是对自然风景的生动描绘,也是对祖国山河的深情赞美。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诗人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敬畏和热爱,以及对祖国山河的深情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蛟室围青草,龙堆拥白沙。
护江盘古木,迎棹舞神鸦。
破浪南风正,收帆畏日斜。
云山千万叠,底处上仙槎。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白沙

    读音:bái shā

    繁体字:白沙

    英语:white sand

    意思:
    1.白色沙砾。
    《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晋书五行志中

  • 青草

    读音:qīng cǎo

    繁体字:青草

    意思:
    1.青色的草。区别于“枯草”、“干草”。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县罄,野无青草。”
    杜预注:“在野则无蔬食之物。”
    孔颖达疏:“

  • 蛟室

    读音:jiāo shì

    繁体字:蛟室

    意思:犹龙宫。亦借指大江大海。
    唐·孟浩然《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诗:“廨宇邻蛟室,人烟接岛夷。”
    唐·杜甫《过洞庭湖》诗:“蛟室围青草,龙堆拥白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