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惜峥嵘能几日,儿曹偻指已清明。
意思:所以珍惜峥嵘能几天,你们偻指已清明。
出自作者[宋]李曾伯的《因赋风筝与黄郎偶》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特色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竹子和风筝的形象,表达了对它们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竹君为骨楮君身”中,“竹君”和“楮君”是对竹子和纸的拟人化称呼,形象生动,富有诗意。接下来的“学得飞鸢羽样轻”则描绘了竹制的风筝轻如飞鸢羽,给人一种轻盈、灵动的感觉。
“出手能施千丈缕,举头可问九霄程”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风筝的飞行能力,它能够飞到千丈高处,甚至可以向上询问九霄之外的事情,表现了它的高远和辽阔。
“高穷寥旷宁无力,少假扶摇即有声”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风筝的赞美之情,认为它能够飞到高远、广阔之处,即使没有风也能凭借自己的力量飞翔,而且即使在无风的情况下也能发出声音。这体现了风筝的坚韧和顽强精神。
最后“所惜峥嵘能几日,儿曹偻指已清明。”两句,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跃然纸上。风筝虽好,但它的美好时光却短暂如斯,一转眼就过去了。这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竹子和风筝的形象,表达了对它们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一种坚韧不屈、顽强拼搏的精神,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