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意思:“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
出自作者[魏晋]曹操的《蒿里行》
全文创作背景
《蒿里行》的创作背景是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和军阀混战。具体来说,这首诗与曹操参与讨伐董卓的历史事件有关。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朝廷大权落在宦官手中,引发了社会的混乱。董卓趁机带兵进京,控制了朝廷,废除了少帝刘辩,另立刘协为帝(即献帝)。这一行为引起了各地军阀的不满,他们纷纷起兵讨伐董卓。
作为其中的一员,曹操率领军队在荥阳迎战董卓的部将徐荣,但最终战败。此后,联军中的各路军阀因争夺势力和利益而分裂,相互混战,社会陷入更加动荡的状态。
《蒿里行》这首诗,就是曹操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不满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