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竹居诗》 何年得遂辞尘坱,杖策相从此卜居。

何年得遂辞尘坱,杖策相从此卜居。

意思:哪一年得到然后灰尘坱,拄着手杖相从这个房间。

出自作者[明]练子宁的《水竹居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人隐居在竹林之中的清幽景象。诗人通过对竹林、溪水、月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高人生活的美好和宁静。同时,诗中还表现了高人超脱尘世的心态,对世俗纷扰不屑一顾,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首句“高人结宇修篁里”,直接点明主人公的身份和居所,即高人居住在修竹环绕的地方。接下来的“轩户玲珑映流水”则描绘了高人住所的美丽景色,窗棂精致,倒映着流水,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第二句“庭皋月转翠阴生,溪上风回青浪起”,通过月亮、翠竹、溪水等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大自然的生机。这里的“翠阴”和“青浪”形象地描绘了竹林和溪水的美景,使人仿佛置身于画中。 第三句“翠阴青浪映窗扉,曲径台深客到稀”,进一步描绘了高人住所的环境,绿意盎然,曲径通幽,使得拜访者寥寥无几。这里的“曲径台深”形象地表现了高人住所的幽静和偏僻。 第四句“林下移床挥麈坐,沙头系艇钓鱼归”,描绘了高人在竹林中的日常生活,移动床榻,挥动拂尘,或者在溪边垂钓。这些活动都充满了闲适和自在的气息。 第五句“柴门无事临流敞,高卧支颐听清响”,表现了高人对世俗的超脱,不问世事,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妙声音。这里的“柴门”和“临流敞”形象地表现了高人住所的简朴和与自然的亲近。 第六句“千山暮雨石泉通,一夜春雷箨龙长”,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成长。这里的“箨龙”指的是竹子,暗示着竹子在春雷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第七句“几席清幽俗事疏,波光尽日映图书”,表现了高人对世俗的淡泊,将书籍摆放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里的“波光尽日映图书”形象地表现了高人与书为伴的生活。 最后一句“何年得遂辞尘坱,杖策相从此卜居”,表达了高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纷扰,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以高人隐居竹林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高人生活的美好和宁静。同时,诗中还表现了高人超脱尘世的心态,对世俗纷扰不屑一顾,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这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人结宇修篁里,轩户玲珑映流水。
庭皋月转翠阴生,溪上风回青浪起。
翠阴青浪映窗扉,曲径台深客到稀。
林下移床挥麈坐,沙头系艇钓鱼归。
柴门无事临流敞,高卧支颐听清响。
千山暮雨石泉通,一夜春雷箨龙长。
几席清幽俗事疏,波光尽日映图书。
何年得遂辞尘坱,杖策相从此卜居。

关键词解释

  • 卜居

    读音:bǔ jū

    繁体字:蔔居

    英语:choose a dwelling-place

    意思:
    1.谓以占卜择定建都之地。
    《史记秦本纪》:“德公元年……以牺三百牢祠鄜畤。卜居雍。

  • 从此

    读音:cóng cǐ

    繁体字:從此

    短语:尔后 随后 后 后来 过后 事后 其后 从此以后 然后 之后 嗣后 下

    英语:thence

    意思:(从此,从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