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满江红·直节堂堂》 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

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

意思:向危亭横跨,玉潭清澈碧绿。

出自作者[宋]辛弃疾的《满江红·直节堂堂》

全文赏析

【注释】:
作者在南归之后、隐居带湖之前,曾三度在临安做官,但时间都很短。乾道六年(1170)夏五月,作者三十一岁时,受命任司农寺主簿,乾道七年春山知滁州。这段时间是三次中较长的一次,本词可能就是这次在杭州作的。
冷泉亭在杭州灵隐寺前的飞来峰下,为唐剌史元所建。白居易《冷泉亭记》说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 ;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 ,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它不但靠近灵隐寺和飞来峰,而且就近登山,还有三天竺、韬光寺、北高峰诸名胜。词的上阕写冷泉亭附近的山林和冰来峰;下阕写游亭的活动及所感。
上阕自上而下 ,从附近的山林和流泉曲涧写起。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 。”说山路两旁,整齐排列的高大的树木,象戴冠垂缨的官吏,气概堂堂地夹道拱立。这在修辞上是拟人手法;在句法上是形容句置在主句之前。“直节堂堂”,形容“拱立”的树木高大挺拔,倒戟而出,形成突兀雄伟的气势,并寄托了作者的志趣;第二句绾合上句,并形容树木枝叶的茂盛垂拂。“渐翠谷、群仙东下,珮环声急。”说两旁翠绿谿谷的流泉,渐次流下,声音琤琤琮琮,象神仙衣上的环珮叮噹作响一样。其意本于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这也是拟人的写法。上一层以列队官吏拟路旁树木,有气势,但读者不易领会,稍嫌晦涩;这一层比拟,由粗入细,形象自然、优美,比较容易理解 。“辛词才气横溢 ,常不择粗细 ”,信手拈来,但都能灵活驱使,此处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下面四句 ,集中写飞来峰,由“谁信”二字直领到底。飞来峰并不高,但是形势奇矫如灵鹫《淳祐临安志》引晏殊《舆地记》说:“晋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兹山,叹曰 :‘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今此亦复尔耶?’因挂锡造灵隐寺,号为飞来峰。”岩有矫龙、奔象、伏虎、惊猿等名称,是因为远看有高峻之感。“天峰飞堕地 ”,状飞来;“傍湖”,指在西湖之滨;“千丈”,状高;“青壁”指山峰,承“天峰堕地”;“开”承“飞”字 。“谁信”二句描写飞来峰,气势雄伟,但和起两句比较,则辞意细密,峭而不粗。“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玉斧泛指仙人的神斧;方壶 ,《列子·汤问》所写的海上五个神山之一。句中意思是:飞来峰象是仙人用“玉斧”削成的神山一样,可惜时间一久,沧桑变幻,现在已无人能认识它“ 当年”的来历和面貌,以补充解释、描写飞来峰作结,调子转为舒和。
下阕“山木润,琅玕湿。秋露下,琼珠滴 ”,写亭边的木石。琅玕,美石;琼珠,即秋露。因秋露结成琼珠般的水点下滴,所以木石都呈湿润。这四句形式平列,但前后有因果关系 。“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上句写游亭,下句写冷泉秋天流水澄清如碧玉。
以上几句,调子承上阕的歇拍,仍然舒和 。“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转写自己游亭活动,触动豪情和身世,调子又转为豪迈激昂。”“醉舞”句写豪情,“鸾凤”自喻 ,“浩歌”句写感慨,“鱼龙”因泉水而联想。“恨此中、风物本呈家,今为客。”为什么醉舞还会发出悲痛的“浩歌”,怕歌声会使“鱼龙”感泣呢?这二句正可说明其内在的,复杂的原因。作者的家乡在历城(今济南 ),是山东的“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胜地,原有著名的七十二泉,其中也有叫冷泉的;那里大明湖、趵突泉附近有许多著名的亭子,如历下亭、水香亭、水西亭、观澜亭等,也有可观的美景“风物本吾家 ”,即谓冷泉亭周围景物,有和作者家乡相似的地方。为什么又会因此而产生“恨”呢?原因是作者南归之后,北方失地未能收复,不但素愿难酬,而且永难再回故乡。只能长期在南方作客,郁郁不得志,因而触景怀旧,便有了无限伤感。要想排遣这种伤感,只能通过醉中的歌舞,但事实上是排遣不了的。话说得平淡、含蓄,“恨”却是很深沉的。
这个“恨”,不仅是关系个人思乡之“恨”,而且是关系整个国家、民族命运之“恨 ”,自然会引起读者强烈的同情。
这首词由西湖景物触动作者的思乡之情联想到国家民族的悲哀,表达含蓄悲愤深广 ;写景形容逼肖,而开阖自然。它并非是作者刻意经营的,但是能见出作者词作的风格特点和功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
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
闻道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
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
山木润。
琅玕温。
秋露下,琼珠滴。
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
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
恨此中、风月本吾家,今为客。
作者介绍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玉渊

    读音:yù yuān

    繁体字:玉淵

    意思:(玉渊,玉渊)

    1.出美玉的深渊。
    《尸子》卷下:“玉渊之中,骊龙蟠焉,领下有珠。”
    《文选左思<吴都赋>》:“玩其碛砾而不窥玉渊者,未知骊龙

  • 澄碧

    读音:chéng bì

    繁体字:澄碧

    意思:清澈而碧绿。
    唐·李白《赤壁歌送别》:“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余迹。”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其潭大数十亩,渊然澄碧。”
    杨朔《

  • 横跨

    读音:héng kuà

    繁体字:橫跨

    短语:跨步 迈 跨 跨过 横亘

    英语:bestride

    意思:(横跨,横跨)
    两脚分跨在物体两边站立支撑着。今多指桥梁等建筑

  • 渊澄

    读音:yuān chéng

    繁体字:淵澄

    意思:(渊澄,渊澄)
    谓明凈,清澈。
    《北堂书钞》卷一四八引晋·袁崧《酒赋》:“素醪玉润,清酤渊澄。”
    宋·曾巩《读<贾谊传>》:“余读三代两汉之书,至于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