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正乐府十篇·路臣恨》 十夫掣鞭策,御之如惊鸿。

十夫掣鞭策,御之如惊鸿。

意思:十夫抽鞭子,到的如惊鸿。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正乐府十篇·路臣恨》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路臣的遭遇为题材,通过描绘路臣在战乱时期的生活,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段描绘了路臣的来历和形象,他们来自远方,骑着如龙般的马匹,行路时不动尘土,满辔金珑璁。这种描绘既展示了路臣的威严和尊贵,也暗示了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不太平。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路臣被驱赶的情景,他们被凶猛的呼喊声吓到,被推下荆棘丛中。这种描绘展示了路臣的无奈和无助,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随后,诗中描述了路臣被十夫掣鞭策,像惊鸿一样被驱赶。他们日行六七邮,如同鹰在空中掠过,不留痕迹。这种描绘展示了路臣的无奈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的愤慨。 最后一段则表达了对战争和政治的批判,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七雄争霸的时代,宾旅仍然能够通行无阻。然而在太平盛世,人们却因为政治和战争而寸步难行。这种对比揭示了战争和政治对社会的破坏和伤害,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路臣的生活和遭遇,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路臣何方来,去马真如龙。
行骄不动尘,满辔金珑璁。
有人自天来,将避荆棘丛。
狞呼不觉止,推下苍黄中。
十夫掣鞭策,御之如惊鸿。
日行六七邮,瞥若鹰无踪。
路臣慎勿愬,愬则刑尔躬。
军期方似雨,天命正如风。
七雄战争时,宾旅犹自通。
如何太平世,动步却途穷。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十夫

    读音:shí fū

    繁体字:十夫

    意思:
    1.十人。
    《书大诰》:“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敉宁武图功。”
    《吴子论将》:“路狭道险,名山大塞,十夫所守,千夫不过,是谓地机。”
    唐·

  • 惊鸿

    读音:jīng hóng

    繁体字:驚鴻

    英语:be slim and graceful

    意思:(惊鸿,惊鸿)

    1.惊飞的鸿雁。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

  • 鞭策

    读音:biān cè

    繁体字:鞭策

    短语:打气 劭 砥砺 勉 励

    英语:spur on

    意思:
    1.亦作“鞭筴”。马鞭子。
    《礼记曲礼上》:“乘

  • 之如

    读音:zhī rú

    繁体字:之如

    意思:前往。
    汉·王充《论衡难岁》:“其移东西,若徙四维,相之如者皆吉。”
    刘盼遂集解:“之如二字皆训往,二字连用,疑亦当时术家之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