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 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意思:一个悬挂牙签,如果手不接触新。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表达对友人邺侯家丰富的藏书以及其求学、从政经历的感慨而作。 首段描绘了邺侯家藏书的丰富,形容每一本书都像刚被邺侯拿起一样新,书籍之多如山如海。诗人赞叹邺侯的博学强记,书中的圣人之言都被他收纳其中。 二段描述了诗人自己的从政经历和在朝中的困境。尽管官职在朝,但因为权势的压制,他的地位日益萎缩。他多次向丞相进言,但并未得到重用。在离开京城的路上,他向东望却无法回头。 三段描绘了与友人邺侯的深厚友情,以及友人能够自由求学、从政的自由。诗人鼓励友人继续追求学问,像入海观龙鱼一样无拘无束,像黄鹄一样展翅高飞。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创作新的诗章,并每月寄给他几幅。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己的求学、从政经历和对自由、权力的渴望。诗中充满了对友情、学问和自由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困境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厚意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
伟哉群圣文,磊落载其腹。
行年五十余,出守数已六。
京邑有旧庐,不容久食宿。
台阁多官员,无地寄一足。
我虽官在朝,气势日局缩。
屡为丞相言,虽恳不见录。
送行过浐水,东望不转目。
今子从之游,学问得所欲。
入海观龙鱼,矫翮逐黄鹄。
勉为新诗章,月寄三四幅。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牙签

    读音:yá qiān

    繁体字:牙簽

    短语:烟囱 算盘 热电偶 坩埚 轨枕 起落架 声纳 电眼 感应圈 防毒面具 引信 救生圈 挡泥板

    英语:toothpick

    <
  • 一一

    读音:yī yī

    繁体字:一一

    意思:
    1.逐一;一个一个地。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愍王立,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