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清不减登山日,色好偏过泛酒进。
意思:香清不亚于登山日,颜色好偏过泛酒进。
出自作者[宋]杨公远的《重阳已过半月菊花方开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过了重阳半月余,菊花方见放东篱》是一首描绘重阳节后菊花盛开的诗,通过对菊花香、色、耐寒等特性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高洁品质的赞美。
首两句“过了重阳半月余,菊花方见放东篱。”交代了时间是在重阳节半月之后,地点是在东篱,也就是诗人的菊花园。菊花在这个时候才开始绽放,与登山日相比花香更清,与酒宴相比花色更加鲜艳。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菊花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四两句“香清不减登山日,色好偏过泛酒进。”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品质。香气清新不减登山时所见的菊花,花色美丽则超过了酒宴上的其他花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餐落英真成浪语,存荒径岂是虚辞。”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仰和珍视之情。诗人认为,即使花落了,也值得我们去欣赏和珍藏。这里诗人用“餐落英”来形象地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菊花不畏寒冷、坚韧不拔的品质的赞美。
最后两句“生来宁耐风霜挫,晚节腾芳满世知。”是对菊花的总结和赞美。菊花生来就能够忍受风霜的打击,但到了晚年却能够散发出美丽的芳香,这种品质让诗人深感敬佩。同时,这也让诗人相信,即使在人生的晚年,也能够散发出自己的光芒,得到世人的认可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香、色、耐寒等特性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高洁品质的赞美。诗人通过对菊花的珍视和敬仰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品质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