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正月十一日迎驾呈诸同舍》 俗眼望来犹眩日,天颜回处自生春。

俗眼望来犹眩日,天颜回处自生春。

意思:世俗的眼光望来仍是影响日,天颜回处从生春。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正月十一日迎驾呈诸同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庄严而盛大的宫廷仪式,锦袍闪耀,卫队整齐,显示了皇家的威严和尊贵。诗人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这场仪式的盛况。 首联“锦袍周卫一翻新,警跸朝严下紫宸”,开门见山地描绘了宫廷的庄严气氛和皇家的尊贵。锦袍和卫队的崭新,警跸的严肃,都衬托出朝廷的威严。 颔联“俗眼望来犹眩日,天颜回处自生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皇家的气派和天颜的威严。普通人的眼光看到这场景都会眩目,而皇帝的面容更是让人如沐春风。 颈联“行齐鹓鹭常随仗,步稳骅骝不起尘”,通过比喻形象地展现了仪仗队的整齐和稳重。鹓鹭飞行整齐,骅骝步伐稳健,不起尘土,形象地描绘了仪仗队的庄重和威严。 尾联“归路青云喧鼓吹,乐游从此属都人”,描述了仪式结束后的场景,青云之上的鼓吹喧天,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游玩之中,展现了都城的繁荣和人们的快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宫廷的庄严、皇家的尊贵和都城的繁荣,充满了对皇家气派的赞美和对都城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锦袍周卫一翻新,警跸朝严下紫宸。
俗眼望来犹眩日,天颜回处自生春。
行齐鹓鹭常随仗,步稳骅骝不起尘。
归路青云喧鼓吹,乐游从此属都人。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俗眼

    读音:sú yǎn

    繁体字:俗眼

    意思:
    1.浅薄势利的世俗人的眼睛。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2.借指浅薄、势利的庸俗人。
    宋·

  • 日天

    读音:rì tiān

    繁体字:日天

    意思:方言。天。指一昼夜。只能与数词连用。
    《官场现形记》第八回:“新嫂嫂最乖不过,一看陶子尧气色不对,连忙拿话打岔道:‘大人路浪辛苦哉!走仔几日天?太太阿曾同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