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友人伤歌姬》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意思:月缺花残没有悲伤,花必须始终从月最终圆。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和友人伤歌姬》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花和月为象征,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首句“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态度。诗人告诉我们,花虽然会凋谢,月也会有缺圆,但这些都是自然规律,我们不应因此感到悲伤。这里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接受生命中的起伏和变化,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消除我们对美好的追求,即使美好的事物也会像流水一样逝去。这里,诗人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美好事物的短暂,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把握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一曲艳歌留婉转”和“九原春草妒婵娟”这两句则以花和草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惋惜。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像欣赏花和草一样,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让它们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两句“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是对主题的总结,诗人告诫我们不要成为多情的人,因为过于深情可能会损害我们的青春和健康。这里,诗人再次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的观点。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花和月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它告诉我们应该接受生命中的起伏和变化,珍惜当下的每一个瞬间,不要过于深情而损害我们的健康和青春。这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
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
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 月缺花残

    引用解释

    比喻美女之死或美好事物遭受摧残。 唐 温庭筠 《和友人伤歌姬》:“月缺花残莫愴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读音:yuè quē huā cán

  • 月终

    引用解释

    月末。《周礼·天官·小宰》:“月终则以官府之叙受羣吏之要。”《新唐书·百官志一》:“凡献食、进口味,不杀犊。尚食有猝须别索,必奏覆,月终而会之。”《水浒传》第五七回:“不如写一封书,使小嘍囉去那里求救。若解得危难,拚得投托他大寨,月终纳他些进奉也好。”

    读音:yuè zhōng

    <

  • 怆然

    读音:chuàng rán

    繁体字:愴然

    英语:in a sorrowful way; sad; sorrowful

    意思:(怆然,怆然)
    悲伤貌。
    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 然花

    读音:rán huā

    繁体字:然花

    意思:谓于密闭房中燃火升温,令花冬季开放。

    解释:1.谓于密闭房中燃火升温,令花冬季开放。

    造句:虽然花心,但却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