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蒲氏别墅十咏·方湖》 日暮一笛起,扁舟垂钓归。

日暮一笛起,扁舟垂钓归。

意思:一天晚上一笛起,小船钓鱼回来。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蒲氏别墅十咏·方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风交蒲苇乱,烟断凫鹜飞。日暮一笛起,扁舟垂钓归。》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和深远的意境吸引着读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的开头“风交蒲苇乱”描绘了一幅风急浪高的景象,蒲苇在风中摇曳不定,乱作一团。这不仅交代了天气状况,也为接下来的画面定下了情感基调。诗人通过“风交”二字,巧妙地暗示了人物活动的空间和环境,使读者能够想象出更为具体生动的场景。 “烟断凫鹜飞”描绘了风浪过后,烟雾逐渐消散,水面上凫鹜飞舞的场景。这一描绘不仅展示了环境的动态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从日暮到傍晚,为接下来的“日暮一笛起”和“扁舟垂钓归”做了铺垫。 “日暮一笛起”一句,诗人以听觉为切入点,描绘了在日暮时分,一声悠扬的笛声响起,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更多的情感色彩。这一声笛起,既可以是渔夫的呼唤,也可以是远方的信号,它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最后,“扁舟垂钓归”描绘了渔夫在日落时分,驾着一叶扁舟归来。扁舟在水中缓缓前行,渔夫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形象生动而鲜明。这一句与前文的蒲苇、风浪、凫鹜等元素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边垂钓图。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巧妙地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感,同时也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风交蒲苇乱,烟断凫鹜飞。
日暮一笛起,扁舟垂钓归。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扁舟

    读音:piān zhōu

    繁体字:扁舟

    英语:canoe

    意思:I
    小船。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

  • 垂钓

    读音:chuí diào

    繁体字:垂釣

    英语:whiff

    意思:(垂钓,垂钓)
    垂竿钓鱼。
    汉·严忌《哀时命》:“下垂钓于谿谷兮,上要求于僊者。”
    唐·孟浩然《临洞庭》

  • 日暮

    读音:rì mù

    繁体字:日暮

    英语:eventide

    意思:傍晚;天色晚。
    《六韬少众》:“我无深草,又无隘路,敌人已至,不适日暮。”
    唐·杜牧《金谷园》诗:“日暮东风怨啼

  • 一笛

    引用解释

    1.指一支笛的声音。 唐 沉彬 《金陵》诗之二:“一笛月明何处酒?满城秋色几家砧。” 宋 文天祥 《龙雾州觉海寺》诗:“一笛梅边何满子?子簔芦外笔头奴。”

    2.喻轻微的风声。 唐 赵嘏 《华清宫和杜舍人》诗:“月锁千门静,天吹一笛凉。” 唐 杜牧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诗:“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臺一笛风。” 宋 陆游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