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将茅覆檐,复有松为盖。
意思:既然将茅草盖屋,又有松为盖。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偃盖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既将茅覆檐,复有松为盖。五里入山时,憩此得寒籁。曾无康乐游,但见云衲会》是一首描绘山中景色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欣赏之情。
首句“既将茅覆檐,复有松为盖”描绘了山中茅屋的景象,茅屋的檐下覆盖着茅草,而松树则成为了屋顶的遮盖。这两句诗通过简单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朴素而宁静的山林氛围。
“五里入山时,憩此得寒籁”两句诗则描绘了诗人进入山中,在山中休息时所感受到的寒意和清新的风声。这里的“五里”可能指的是进入山中的距离,而“寒籁”则是指山中的寒风和清脆的风声,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曾无康乐游,但见云衲会”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欣赏之情。康乐游指的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游山玩水之举,但诗人却说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游历经历,而只是见到云雾缭绕中的僧人修行之地,感受到山林生活的宁静和美好。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欣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对佛家思想的认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茅屋、山林景色和僧人修行之地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欣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佛家思想的认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