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南少府归寿春》 淮风生竹簟,楚雨移茶灶。

淮风生竹簟,楚雨移茶灶。

意思:淮生风竹席,楚国雨把茶灶。

出自作者[唐]韩翃的《送南少府归寿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秋日渡淮至寿春的诗,诗中描绘了沿途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期待。 首句“人言寿春远,此去先秋到”直接点明寿春的遥远,而诗人即将秋日渡淮前往。寿春在今安徽淮南,是当时的一个地名,诗人以轻描淡写的笔触,带出了秋日渡淮的情景。 “孤客小翼舟,诸生高翅帽”两句描绘了诗人孤身一人乘船渡淮的情景,以及渡河途中的见闻。其中,“诸生高翅帽”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渡船上的学子们,他们头戴高帽,仿佛鸟儿般飞翔在江面上。 “淮风生竹簟,楚雨移茶灶”两句描绘了淮河两岸的景色。淮风轻拂着竹席,让人感到一阵凉爽;而楚雨中的茶灶,则让人想象到那里的山水之美。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寿春的期待和向往。 最后,“若在八公山,题诗一相报”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如果诗人真的到了八公山,他一定会题诗一表自己的心情。这不仅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暗示了他对寿春的热爱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日渡淮至寿春为背景,通过描绘沿途的景色和诗人的见闻,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言寿春远,此去先秋到。
孤客小翼舟,诸生高翅帽。
淮风生竹簟,楚雨移茶灶。
若在八公山,题诗一相报。
作者介绍 朱熹简介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关键词解释

  • 风生

    读音:fēng shēng

    繁体字:風生

    意思:(风生,风生)

    1.起风。
    晋·潘岳《为诸妇祭庾新妇文》:“室虚风生,床尘帷举。”
    唐·李白《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诗:“水退池

  • 楚雨

    读音:chǔ yǔ

    繁体字:楚雨

    意思:
    1.楚地之雨。
    唐·杜甫《雨》诗之四:“楚雨石苔滋,京华消息迟。”
    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诗之一:“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 茶灶

    读音:chá zào

    繁体字:茶竈

    意思:烹茶的小炉灶。
    《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不乘马,升舟设篷席,赍束书、茶灶、笔床、钓具往来。”
    元·萨都剌《白云答》诗:“石田紫芝老,茶灶碧藓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