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ǎi nuò
繁体字:百諾
意思:(百诺,百诺)很多人的承应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夜叉国》:“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唿而下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此名为官。”参见“一唿百诺”。
读音:wén léi
繁体字:聞雷
意思:(闻雷,闻雷)《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裴松之注引《华阳
读音:zhōng tíng
繁体字:中庭
英语:courtyard
意思:1.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管子中匡》:“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
引用解释
1.一声呼唤。《庄子·山木》:“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於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专诸 方与人鬭,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其妻一呼即还。”
2.一声怒吼。《淮南子·缪称训》:“勇士一呼,三军皆辟。”《晋书·蔡裔传》:“ 蔡裔 者,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