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流夕景,万籁含宵唤。
意思:千秋流在夕阳,万籁含连夜叫。
出自作者[唐]上官仪的《奉和颍川公秋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壮丽而凄美的秋景画卷。
首句“泬寥空色远”,以“泬寥”二字开篇,形象地描绘出秋天空旷、辽阔的天空,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接下来的“芸黄凄序变”,则描绘了秋天草木凋零、色彩斑斓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第二句“涸浦落遵鸿,长飙送巢燕”,通过“涸浦”、“遵鸿”、“长飙”、“巢燕”等意象,展现了秋天江河湖泊水位下降,候鸟南飞的情景。这里的“遵鸿”和“巢燕”分别代表了北归和南飞的鸟类,象征着季节的更替。
第三句“千秋流夕景,万籁含宵唤”,以“千秋”和“万籁”两个大气的词语,表现了秋天夕阳西下时的壮丽景色,以及夜晚万物寂静时的各种声音。这里的“夕景”和“宵唤”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的画面。
第四句“峻雉聆金柝,层台切银箭”,通过“峻雉”、“金柝”、“层台”、“银箭”等意象,描绘了秋天山野间的动物和自然景观。这里的“峻雉”和“金柝”分别代表了山野间的猛禽和敲击的声音,而“层台”和“银箭”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月光照射在层层叠叠的山峦上的景象。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各种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生命轮回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观,也有细微的动物和声音,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使得诗句更加优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