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从叔述灵岩山壁》 远念尘末宗,未疏俗间名。

远念尘末宗,未疏俗间名。

意思:想着远方尘末宗,没有疏远民间名称。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题从叔述灵岩山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换却世上心,独起山中情。露衣凉且鲜,云策高复轻。喜见夏日来,变为松景清。每将逍遥听,不厌飕飗声。》是一首描绘山中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尘世名利的淡泊。 首联“换却世上心,独起山中情”,诗人表达了自己已经摒弃了世上的种种烦恼和欲望,只对山中生活情有独钟。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山林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尘世名利的淡泊。 颔联“露衣凉且鲜,云策高复轻”,描绘了山中清晨的景象,露水打湿了衣裳,清新凉爽;云雾缭绕的山峰,高耸入云,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的自然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颈联“喜见夏日来,变为松景清”,诗人表达了对夏日的喜爱和山中松树美景的欣赏。夏日给诗人带来了清凉和舒适,而松树美景则让人心旷神怡。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尾联“每将逍遥听,不厌飕飗声”,诗人表示自己会悠然自得地享受山中的生活,不厌烦风声和松涛声等自然声响。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自在和舒适,同时也表现出他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尘世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这种情感和态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也让人对山林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憧憬。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换却世上心,独起山中情。
露衣凉且鲜,云策高复轻。
喜见夏日来,变为松景清。
每将逍遥听,不厌飕飗声。
远念尘末宗,未疏俗间名。
桂枝妄举手,萍路空劳生。
仰谢开净弦,相招时一鸣。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远念

    读音:yuǎn niàn

    繁体字:遠念

    意思:(远念,远念)
    对远方人或物的思念。
    三国·魏·嵇康《卜疑》:“远念长想,超然自失。”
    明·高启《送倪雅》诗:“文游结深欢,离别生远念。”

  • 尘末

    读音:chén mò

    繁体字:塵末

    意思:(尘末,尘末)
    犹言尘埃;微末。
    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石崇﹞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床上,使所爱者践之。”
    《南齐书文学传丘巨源》:“讵其

  • 疏俗

    读音:shū sú

    繁体字:疏俗

    意思:僻远地区的风俗。
    《汉书扬雄传下》:“是以遐方疏俗殊邻党绝之域,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绥,莫不蹻足抗手,请献厥珍。”
    颜师古注:“疏亦远也。”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