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日所忧非所及,因以遯世无闷辞。
意思:如果太阳所担心不是所及,因此隐遁世间没有闷辞。
出自作者[宋]王令的《题满氏申申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舒适的亭子,名为“申申亭”,以及亭主人的高雅疏放的生活情态。诗中以亭子的环境、主人的活动以及诗人的感受为线索,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首句“申申亭者名自谁,河东丈人身铭之。”引出了诗的主题——申申亭,并交代了亭名的由来,是由一位河东的丈人所命名。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亭子的环境和主人的活动,“方其作亭自休息,固欲申畅名其题。”亭子主人建造这个亭子是为了休息,同时也是为了表达畅通、舒展的意境。
在描绘亭子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亭主人的生活态度,“虽然自奉颇幽乐,岂敢兼忽当世为。”虽然亭子主人过着幽静的生活,但他并不敢忽视当世的责任。这里体现了主人公私分明、有担当的品格。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突出了亭主人的高雅情趣,“若日所忧非所及,因以遯世无闷辞。”亭子主人所忧虑的并不是世俗所关心的,因此他以遁世的态度来排遣郁闷。这种与世俗不同的情趣,正是亭子主人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在。
在描绘亭主人的同时,诗人也穿插了对亭子周围景物的描写,“门无宾僚车马绝,室有几杖衣冠欹。”这里既展现了亭子的幽静环境,也衬托出亭子主人的清高气质。接下来的“夜径行招海月伴,昼榻坐与天云期。”则表现了主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无论是夜晚还是白天,他都与自然相伴。
最后诗人以议论作结,“尝闻景胜未易敌,须有大句相参差。”他认为美景虽然难以匹敌,但需要有优美的诗句来衬托。这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重视和追求。整首诗通过对申申亭及亭主人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