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八月暑如此,何处中秋天最多。
意思:不曾八月酷暑这样,什么地方中秋天最多。
出自作者[宋]方岳的《枕石》
全文赏析
这首诗《短簟相携入薜萝,且容眠石略婆娑》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联“短簟相携入薜萝,且容眠石略婆娑。”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隐居,以薜萝为墙,簟席为床,在石头上略作休息的场景。这一联通过简洁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环境的优美。
颔联“未曾八月暑如此,何处中秋天最多。”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和气候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八月暑天并不炎热,而真正的清凉之处在中秋天。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观察力,也体现了他的生活态度:在平凡中寻找美好,在炎热中寻找清凉。
颈联“一壑风烟贫受用,百年时序老消磨。”表达了诗人对贫苦生活的接受和欣赏,同时也感叹时光荏苒,岁月不饶人。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风光的美丽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尾联“夕阳篱落谁横笛,似识山樵扣角歌。”描绘了夕阳下,篱落边有人吹笛的场景,这似乎是熟悉的乡间生活场景,也暗示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和向往。这一联以景结情,余韵悠长,引人深思。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隐居生活和自然景色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老去的感慨,引人深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