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张宪史之江西》 客里寄书逢驿使,幕中提笔待霜衙。

客里寄书逢驿使,幕中提笔待霜衙。

意思:客里寄书托驿使,幕中提笔待霜衙。

出自作者[明]张羽的《送张宪史之江西》

全文赏析

这首诗《燕子归时却离家,洪州迢递隔天涯》是一首表达离别与思念之情的诗。它描绘了燕子归家,而自己却因距离遥远而无法相见的情景。诗中通过燕子、风帆、驿站、江火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离别与思念的氛围。 首联“燕子归时却离家,洪州迢递隔天涯”,诗人以燕子作为象征,表达了燕子归家,而自己却离家远行的无奈与感慨。洪州距离遥远,仿佛隔绝了天涯海角,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风帆落浦朝投驿,江火明堤夜探沙”,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风帆落下的早晨投靠驿站,夜晚则借江火明亮的灯光探视堤沙。这一联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客里寄书逢驿使,幕中提笔待霜衙”,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寄信给家人,等待回信的焦急心情。诗人提笔写信时,内心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关怀。这一联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尾联“来春我亦寻归棹,约尔南湖看杏花”,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来年春天也要寻找回家的船只,与燕子约定在南湖看杏花。这一句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家乡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燕子的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燕子、风帆、驿站、江火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眷恋,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燕子归时却离家,洪州迢递隔天涯。
风帆落浦朝投驿,江火明堤夜探沙。
客里寄书逢驿使,幕中提笔待霜衙。
来春我亦寻归棹,约尔南湖看杏花。
作者介绍 张羽简介
张羽(1403年—1476年),明代著名官员,字永和,号南村。他是浙江绍兴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喜爱读书,博览群书,精通经史子集。

张羽曾先后担任过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文渊阁大学士和太常礼院卿等职位。此外,他还曾主持编纂了《宣和遗事》等多部史书。在公务员的岗位上,他主张勤政廉政,协调内外关系,获得了当时朝野的普遍认同。

在文学方面,张羽也有着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文作品优美,富有诗情画意,表现了他对于人生、自然和理想的思考。他的代表作包括《送陆副使赴丹阳》、《南村老人五十而作》等。

关键词解释

  • 提笔

    读音:tí bǐ

    繁体字:提筆

    英语:start writing; take up one\'s pen

    意思:(提笔,提笔)
    握笔。指写文章。
    唐·周繇《送边上从事》诗:“提笔男儿

  • 客里

    读音:kè lǐ

    繁体字:客裏

    意思:(客里,客里)
    离乡在外期间。
    唐·牟融《送范启东还京》诗:“客里故人尊酒别,天涯游子弊裘寒。”
    宋·刘一止《洞仙歌梅》词:“行人怨,角声吹老,叹客里,经春又

  • 寄书

    读音:jì shū

    繁体字:寄書

    意思:(寄书,寄书)
    传递书信。
    北周·庾信《竹杖赋》:“亲友离绝,妻孥流转;玉关寄书,章臺留钏。”
    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龙城守,君骥何时秣?”

  • 使幕

    读音:shǐ mù

    繁体字:使幕

    意思:指节度使的官署。幕,幕府。
    唐·韩愈《冬荐官殷侑状》:“﹝殷侑﹞兼通三传,傍习诸经,注疏之外,自有所得,久从使幕,亮直着名。”又唐·韩翃有《送李司直赴江西使幕》、《送赵评事赴洪州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