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客处如归,归处如客。
意思:笑客处如归,归处如客人。
出自作者[宋]柴望的《齐天乐·青青杨柳丝丝雨》
全文赏析
《齐天乐·青青杨柳丝丝雨》是宋代诗人柴望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上片开头“青青杨柳丝丝雨,他乡又逢寒食”两句,写的是作者在他乡遇到寒食节时的情景。青青的杨柳,细雨霏霏;再加上正值清明,使他更加伤感。杨柳本是春天的标志,它给人带来的应该是生机和活力。然而在作者眼里,那一株株、一丝丝的杨柳却仿佛在向人们宣告着春天已经过去。杨柳的依依不舍和人们的惋惜遗憾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接下来的“几度刘郎今重到,谁知春事已无多”两句,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刘郎本指东汉时的刘晨,这里泛指游览西湖之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曾多次来到这里游玩,谁知道这次再来时春天已经所剩无多了。这两句话既写出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也抒发了他对岁月无情、好景不长的感伤。
下片开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即将逝去的留恋之情。东风陪伴着蔷薇花住下来吧,因为等到蔷薇花开时,春天就要离去了。这两句话把春天比作一个美丽的少女,而蔷薇花则是她的代表。作者希望东风能够陪伴着蔷薇花多停留一会儿,因为他舍不得春天离去。
最后“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两句,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西泠桥畔的万株绿树被一片荒烟笼罩着,显得更加凄清萧瑟。这两句话与上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上文所写的是初春时节杨柳依依、细雨蒙蒙的景象;而这两句话则描写的是晚春时节万木凋零、荒凉破败的景象。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词更加生动、形象、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