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陆使君长源水堂纳凉效曹刘体》 柳家陶暑亭,意远不可齐。

柳家陶暑亭,意远不可齐。

意思:柳家陶暑亭,意远不能统一。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奉和陆使君长源水堂纳凉效曹刘体》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一种宁静、淡泊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夏日午后柳家陶暑亭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公满渟客的喜爱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 首段“烦襟荡朱弦,高步援绿荑。”诗人通过“烦襟荡朱弦”表达了内心的烦闷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得到了缓解,而“高步援绿荑”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踏着绿草去探索更多的美景。 第二段“爱公满渟客,来是清风携。”诗人表达了对公满渟客的喜爱,并想象他是被清风所吸引而来。这里也暗示了公满渟客的品格如同清风一样,清新自然。 第三段“滢渟前溪上,旷望古郡西。”诗人描绘了前溪的清澈和古郡的广阔,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和欣赏。 第四段“野香袭荷芰,道性亲凫鹥。”诗人表达了对野花香和荷芰的喜爱,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道的亲近。 第五段“禅子顾惠休,逸民重刘黎。”诗人引用了两位古代人物来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禅宗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段“乃知高世量,不以出处暌。”诗人总结了自己的感悟,认为自己有着高尚的品格和气度,无论在官场还是隐居都能保持自己的本色。 整首诗以优美的景色和情感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公满渟客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的高雅品格和超凡气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柳家陶暑亭,意远不可齐。
烦襟荡朱弦,高步援绿荑。
爱公满渟客,来是清风携。
滢渟前溪上,旷望古郡西。
六月正中伏,水轩气常凄。
野香袭荷芰,道性亲凫鹥。
禅子顾惠休,逸民重刘黎。
乃知高世量,不以出处暌。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皎然(720年-804年),俗姓谢,字清昼,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僧人和茶道家。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广交名士,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擅长写山水诗。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

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被誉为“茶圣”,并在《茶经》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此外,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解释

  • 意远

    读音:yì yuǎn

    繁体字:意遠

    意思:(意远,意远)

    1.谓胸怀旷达,意趣超逸。
    北周·庾信《谢赵王示新诗启》:“落落词高,飘飘意远。”
    唐·杜甫《丽人行》:“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

  • 不可

    读音:bù kě

    繁体字:不可

    英语:cannot

    意思:
    1.不可以;不可能。
    《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 陶暑

    读音:táo shǔ

    繁体字:陶暑

    意思:解暑,消暑。
    宋·王禹偁《四皓庙》诗之一:“或依阶下树,陶暑解马鞍。或借庙前水,乘秋把鱼竿。”

    解释:1.解暑﹐消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