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无火不生,人无火不成。
意思:无火不生树木,人无火不成。
出自作者[宋]释正觉的《偈颂二百零五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它以木和火的关系为引子,引申到人与火的关系,再进一步阐述地、水、风、火四大元素的相互作用,最后扩展到法界的无碍境界。
首句“木有火伤身,人有火伤神”以木和火的关系为例,说明了过度的火会对木造成伤害,同样,对人来说,过度的火也会伤害精神。这里的“火”可以理解为一种能量或激情,如果控制不当,就会带来负面影响。
接下来,“木无火不生,人无火不成”则表明火对于木和人的生长和成就都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火”可以理解为驱动力、热情或生命力,没有它,木无法生长,人也无法成功。
然后,“地水风火,亦复如是”将话题扩展到四大元素,指出这四大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宇宙万物生长和变化的根源。
“四大普周同法界,各各普周无障碍”进一步将视角扩大,描述了四大元素在法界中普遍存在,无所不在,相互之间无障碍地作用和影响。
最后,“只者普周无碍时,自然无坏无不坏”表明当四大元素在法界中无障碍地运行时,万物自然而生,无坏无不坏,达到了和谐平衡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木、火、人、四大元素和法界的描述,展现了宇宙万物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