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弊庐遣兴,奉寄严公》 野水平桥路,春沙映竹村。

野水平桥路,春沙映竹村。

意思:野水平桥路,春沙映竹村。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弊庐遣兴,奉寄严公》

全文赏析

当是永泰元年春自幕府回草堂时作,故云幕府瞻暇日。

  野水平桥路,春沙映竹村。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把酒宜深酌,题诗好细论。

  (此敝庐遣兴。《杜臆》:开首写景,有逌然自得之趣。下文“宜”字“好”字,正蒙此。)
府中瞻暇日,江上忆词源。迹乔朝廷旧,情依节制尊。还思长者辙,恐避席为门①。

  (此奉寄严公。暇日、词源,想及严公。朝旧、情依,自叙故交。末望重过草庐,仍致缱绻之意。宝应元年,严至浣花溪也。此章,上下各六句。)

  ①《陈平传》:“家贫以席为门,然门外多长者车辙。”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水平桥路,春沙映竹村。
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
把酒宜深酌,题诗好细论。
府中瞻暇日,江上忆词源。
迹忝朝廷旧,情依节制尊。
还思长者辙,恐避席为门。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竹村

    读音:zhú cūn

    繁体字:竹村

    意思:
    1.唐·杜甫《敝庐遣兴奉寄严公》诗:“野水平桥路,春沙映竹村。”
    唐·杜牧《忆游朱坡四韵》:“带雨经荷沼,盘烟下竹村。”

    2.竹林茂盛的村庄。<

  • 水平

    解释

    水平 shuǐpíng

    (1) [horizontal;level]∶平行于水平面的

    水平距离

    水平梯田

    (2) [standard;level]∶在某一专业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业务水平

    文学水平

  • 野水

    读音:yě shuǐ

    繁体字:野水

    意思:
    1.野外的水流。
    《管子侈靡》:“今使﹝民﹞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饮野水,孰能用之?”唐·韩愈《宿神龟招李二十八冯十七》诗:“荒山野水照斜晖,啄雪寒鸦趁始飞。”

  • 平桥

    读音:píng qiáo

    繁体字:平橋

    英语:level bridge

    意思:(平桥,平桥)

    1.即咸阳桥,亦名西渭桥。
    唐·温庭筠《走马楼三更曲》:“马过平桥通画堂,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