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问耆老,惟有永安门。
意思:徘徊在问老人,只有永安门。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永安宫?今夔之永安门,即宫之遗址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历史遗迹的哀叹,通过对成都附近一处已成陵谷的古故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逝去英雄的怀念。
首句“千古陵谷变,故宫安得存”,直接点明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迁,曾经的宫殿已经沉入陵谷,不复存在,即使是曾经的宏伟建筑,也难以保存至今。这一句奠定了整首诗哀愁的基调。
“徘徊问耆老,惟有永安门”描绘了诗人对遗址的探索,他询问当地的老者,只找到了永安门,这与题目中的“古故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强调了故宫的消失。
“游人杂楚蜀,车马晚喧喧”描绘了遗址周围的景象,游客络绎不绝,车马喧嚣,但这些游人是否真正理解古人的历史,是否知道这座宫殿曾经的尊贵?这一句反映了人们对历史的无知和忽视。
“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宫殿昔日辉煌的怀念,但如今只剩下孤零零的永安门,以及杂乱的游人,这种对比更加深了诗人的哀愁。
最后,“吁嗟蜀先主,兵败此亡魂。只应法正死,使公去遭燔。”诗人对蜀先主和法正等人的命运表示了深深的叹息,他们的失败和逝去,使得这座宫殿也未能幸免于难。
整首诗通过对古故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哀叹和对逝去英雄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历史的无知和忽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