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意思:牙签万卷裹着红绡,王粲统一交给火烧。
出自作者[唐]李煜的《题金楼子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对古书的感慨之诗,通过对古书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思考。
首句“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诗人用精美的词藻描绘了古书的华美与珍贵。这里的“牙签”指的是书签,用以标识书籍的位置和类别;“万轴”表示书籍之多;“裹红绡”则描绘了书籍的珍贵,如同包裹在珍贵的红绡之中。而“王粲书同付火烧”则暗示了书籍的焚毁之痛,王粲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他的书如同其他书籍一样,也经历了焚毁的命运。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这句诗中的“祖龙”指的是秦始皇,他焚书坑儒,是历史的罪人。如果秦始皇没有焚毁这些书籍,那么这些遗留下来的篇章或许还能流传至今。然而,历史没有如果,祖龙的作为让这些篇章失去了流传至今的机会。
整首诗通过对古书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思考。诗人对历史的无情和文化的失落感到痛心疾首,同时也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寄予了深深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古书的命运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思考和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意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