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金楼子后》 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意思:牙签万卷裹着红绡,王粲统一交给火烧。

出自作者[唐]李煜的《题金楼子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对古书的感慨之诗,通过对古书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思考。 首句“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诗人用精美的词藻描绘了古书的华美与珍贵。这里的“牙签”指的是书签,用以标识书籍的位置和类别;“万轴”表示书籍之多;“裹红绡”则描绘了书籍的珍贵,如同包裹在珍贵的红绡之中。而“王粲书同付火烧”则暗示了书籍的焚毁之痛,王粲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他的书如同其他书籍一样,也经历了焚毁的命运。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这句诗中的“祖龙”指的是秦始皇,他焚书坑儒,是历史的罪人。如果秦始皇没有焚毁这些书籍,那么这些遗留下来的篇章或许还能流传至今。然而,历史没有如果,祖龙的作为让这些篇章失去了流传至今的机会。 整首诗通过对古书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思考。诗人对历史的无情和文化的失落感到痛心疾首,同时也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寄予了深深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古书的命运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思考和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意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
作者介绍 李煜简介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关键词解释

  • 红绡

    读音:hóng xiāo

    繁体字:紅綃

    意思:(红绡,红绡)

    1.红色薄绸。
    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南唐·冯延巳《应天长》词之三:“枕上夜长祇如岁,

  • 牙签

    读音:yá qiān

    繁体字:牙簽

    短语:烟囱 算盘 热电偶 坩埚 轨枕 起落架 声纳 电眼 感应圈 防毒面具 引信 救生圈 挡泥板

    英语:toothpick

    <
  • 火烧

    读音:huǒ shāo

    繁体字:火燒

    英语:Baked Wheat Cake

    意思:(火烧,火烧)
    I
    着火,失火。
    《说岳全传》第六五回:“那秦桧在睡梦之中,听得火烧,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