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贺新郎 太白墓,和稚存韵》 此是青莲埋骨地,宅近谢家之脁。

此是青莲埋骨地,宅近谢家之脁。

意思:这是青莲埋骨地,靠近谢家的脁。

出自作者[清]黄景仁的《贺新郎 太白墓,和稚存韵》

全文创作背景

《贺新郎·太白墓,和稚存韵》是黄景仁的一首悼念诗,具体创作背景如下: 首先,黄景仁与太白(李白)有着深厚的敬仰和喜爱之情。他在游览太白的墓地时,感受到强烈的悲伤和感慨,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其次,黄景仁与好友稚存有着深厚的情谊,他们经常一起探讨诗词,相互和韵。这首《贺新郎》就是黄景仁在与稚存一同游览太白墓时,为了表达内心的感慨,而写下的和韵之作。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黄景仁在游览太白墓时,对太白的敬仰和对挚友稚存的深厚情谊的抒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何事催人老?
是几处、残山剩水,闲凭闲吊。
此是青莲埋骨地,宅近谢家之脁。
总一样,文人宿草。
只为先生名在上,问青天,有句何能好?
打一幅,思君稿。
梦中昨来逢君笑。
把千年、蓬莱清浅,旧游相告。
更问后来谁似我,我道:才如君少。
有亦是,寒郊瘦岛。
语罢看君长揖去,顿身轻、一叶如飞鸟。
残梦醒,鸡鸣了。
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

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黄景仁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

关键词解释

  • 谢家

    读音:xiè jiā

    繁体字:謝家

    意思:(谢家,谢家)

    1.指晋太傅谢安家。亦常用以代称高门世族之家。
    清·乐钧《耳食录张碧云》:“今则谢家月冷,燕子重来。
    郑曲花残,鹦哥不语。”<

  • 埋骨

    读音:mái gǔ

    繁体字:埋骨

    意思:埋葬尸骨。
    《后汉书度尚传》:“磐埋骨牢槛,终不虚出,望尘受枉。”
    唐·白居易《题故元少尹集后》诗:“龙门原上土,埋骨不埋名。”
    宋·陆游《出西门》诗

  • 青莲

    读音:qīng lián

    繁体字:青蓮

    英语:pake purpke

    意思:(青莲,青莲)

    1.青色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
    南朝·梁·江淹《莲花赋》:“发青莲于王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