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韩子华十月拜扫》 带剑蓬池外,兼程困马力。

带剑蓬池外,兼程困马力。

意思:带剑蓬池外,兼程困马力。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韩子华十月拜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露已变霜,孝心竟悲恻》是一首表达孝思和敬仰的诗。它描绘了诗人面对季节的变换,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悲痛之情难以抑制。 首句“白露已变霜,孝心竟悲恻”直接点明主题,通过描述季节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父母的离去,引发了诗人的悲思。接下来的“荐衣如念存,拜垅不遑息”表达了诗人对父母的深深怀念,每次祭奠衣物时都会想起他们的音容笑貌,每次拜祭时都无法平息内心的悲痛。 “带剑蓬池外,兼程困马力”描绘了诗人在奔赴父母坟地的路上,带着对父母的敬仰和思念,即使在疲惫不堪的情况下也坚持前行。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父母的孝思和敬仰之情。 最后,“礼毕便当还,於诚乃为得”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诚意。完成祭奠仪式后,诗人便立刻返回家乡,因为他深知只有真诚才是真正的孝思之道。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父母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孝道的核心价值。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露已变霜,孝心竟悲恻。
荐衣如念存,拜垅不遑息。
带剑蓬池外,兼程困马力。
礼毕便当还,於诚乃为得。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蓬池

    读音:péng chí

    繁体字:蓬池

    意思:
    1.古泽薮名。即逢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战国·魏地,本逢忌之薮。
    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十二:“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
    唐·韦应物《大梁亭

  • 兼程

    读音:jiān chéng

    繁体字:兼程

    短语:赶路

    英语:travel at double speed

    意思:一天走两天的路,以加倍速度赶路。
    唐·钱起《送原公南

  • 马力

    读音:mǎ lì

    繁体字:馬力

    短语:气力 力 劲头 力气 劲

    英语:horsepower(hp)

    意思:(马力,马力)

    1.马的力量。

  • 带剑

    读音:dài jiàn

    繁体字:帶劍

    意思:(带剑,带剑)

    1.佩剑。
    《韩非子入奸》:“聚带剑之客,养必死之士。”
    《史记秦本纪》:“简公六年,令吏初带剑。”
    唐·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