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境上曾亲历,五老峰前亦屡过。
意思:九华山边境上曾亲自经历,五老峰前也曾多次经过。
出自作者[宋]马之纯的《三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九华山和五老峰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自然景观的深深喜爱之情。
首联“九华境上曾亲历,五老峰前亦屡过。”诗人直接进入主题,表达了他多次游览九华山和五老峰的经历。诗人通过这两个地名,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山川的壮丽景色。
颔联“不似三山殊媚好,何须千仞极嵯峨。”这里诗人表达了他对九华山和五老峰的独特魅力的欣赏。他觉得三山过于媚俗,缺乏九华山和五老峰那种雄伟和峻峭的美。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也体现了他的审美情趣。
颈联“翠围宛似屏间画,绿折全如水上波。”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九华山和五老峰的美丽景色。他形容山间的翠绿如同屏风上的画一般美丽,又如绿水一般波光粼粼。这一联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画的世界。
尾联“况与沧江苦相近,见来心眼定如何。”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对九华山和五老峰的喜爱之情。他觉得九华山和五老峰与浩渺的沧江如此相近,看到它们,心胸是否会更加开阔呢?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流露出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九华山和五老峰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之情。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都使得这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