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张学士两浙提点刑狱》 朝家重典刑,书府借时英。

朝家重典刑,书府借时英。

意思:国家重视刑法,书府借当时英。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送张学士两浙提点刑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朝廷重臣的威严与荣耀,以及他的家庭生活和个人情感。首联“朝家重典刑,书府借时英。”展示了这位大臣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他主持国家法典,同时又在书府中担任重要职务,堪称一时的英才。颔联“钲鼓喧江下,云山拂眼清。”则以壮观的景象描绘了大臣的工作环境,江下的钲鼓声声,云山清晰可见,给人一种庄重而又清朗的感觉。 颈联“秋风鲈脍美,书日锦衣荣。”进一步描绘了大臣的生活状态,秋风吹拂,享受美味的鲈鱼脍,白天身穿锦衣,荣耀显赫。这里也暗示了大臣的高贵身份和优越生活。尾联“勿似朱翁子,空令守邸惊。”则是诗人对大臣的期许,希望他不要像朱翁子那样,只让守卫邸宅的人感到惊慌。这里诗人以朱翁子作为反面例子,希望这位大臣能够以更加稳重、有担当的方式来处理事务。 整体上看,这首诗通过对朝廷重臣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权威、荣耀与责任的思考。同时,通过朱翁子的反例,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担当和稳重的期许。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家重典刑,书府借时英。
钲鼓喧江下,云山拂眼清。
秋风鲈脍美,书日锦衣荣。
勿似朱翁子,空令守邸惊。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书府

    读音:shū fǔ

    繁体字:書府

    意思:(书府,书府)

    1.收藏文书图籍的府库。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毋敢以火入臧府、书府中。”
    《书序》:“藏之书府,以待能者。”

  • 时英

    读音:shí yīng

    繁体字:時英

    意思:(时英,时英)
    当代的英才。
    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祁祁茂德,济济时英。”
    唐·岑参《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诗:“解榻皆五侯

  • 重典

    读音:zhòng diǎn

    繁体字:重典

    英语:severe punishment; heavy sentence

    意思:
    1.指重法。
    《周礼秋官大司寇》:“刑乱国用重典。”

  • 朝家

    读音:cháo jiā

    繁体字:朝家

    意思:
    1.国家;朝廷。
    《后汉书应劭传》:“鲜卑隔在漠北……苟欲中国珍货,非为畏威怀德。计获事足,旋踵为害。是以朝家外而不内,盖为此也。”
    李贤注:“朝家

  • 刑书

    引用解释

    1.刑法的条文。《书·吕刑》:“哀敬折狱,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汉书·刑法志》:“ 子产 相 郑 而铸刑书。” 清 恽敬 《上座主戴莲士先生书》:“ 嘉庆 五年前之计议,如军籍之赏罚,计簿之裒益,刑书之轻重,吏职之进退,均有可意得其符验者。”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四章第五节:“ 晋国 旧势力的代表人物 叔向 ,听到 子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