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菩萨蛮·榛荆满眼山城路》 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

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

意思:丛生型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居住。

出自作者[清]纳兰性德的《菩萨蛮·榛荆满眼山城路》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天的景色和情感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首句“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山城,榛荆丛生,道路难行,而天空中,大雁却不为愁人停留。这里诗人以自然景象暗示了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孤独和无助的情感。 “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长安是中国的古都,也是诗人的故乡。诗人询问哪里是长安,只是因为那里有他的家,有他的亲人。然而,现在他身处异乡,只能对着湿冷的云雨发愁。 “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悲凉。他的心像被细细地割裂,应该是对秋天的悲叹和思念的泪水。这里诗人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孤独之感。他身处异乡,泪水不断,而当他准备回家时,又该如何面对呢?这里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归乡的期待和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和情感为主题,通过描绘荒凉的山城、大雁、秋雨、悲叹和思念等意象,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
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
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
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关键词解释

  • 征鸿

    读音:zhēng hóng

    繁体字:徵鴻

    意思:(征鸿,征鸿)
    即征雁。
    南朝·梁·江淹《赤亭渚》诗:“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
    宋·陈亮《好事近》词:“懒向碧云深处,问征鸿消息。”

  • 山城

    读音:shān chéng

    繁体字:山城

    英语:mountain city

    意思:
    1.依山而筑的城市。
    北周·庾信《奉和泛江》:“岸社多乔木,山城足迴楼。”
    唐·白

  • 满眼

    读音:mǎn yǎn

    繁体字:滿眼

    短语:林立 不乏 连篇 满腹

    英语:eyeful

    意思:(满眼,满眼)

    1.充满视野。
    晋·陶潜《祭程

  • 榛荆

    读音:zhēn jīng

    繁体字:榛荊

    意思:(榛荆,榛荆)
    犹荆棘。形容荒芜。
    唐·柳宗元《首春逢耕者》诗:“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
    明·刘基《醒斋铭》:“楚国皆醉,鄢·郢榛荆。”

  • 人住

    读音:rén zhù

    词语解释

    ⒈  住进去。

    小区八月竣工,年底人住。代表团抵京后,人住北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