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年易为政,凶年易为德。
意思:丰收年改为政,灾荒年改为德。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呈赵常德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丰年易为政,凶年易为德》是一首对良好政治的赞美,对苛政的批评。它强调了政策应以人民福祉为首要考虑,并倡导诚信和仁慈的道德价值观。
首两句“丰年易为政,凶年易为德”,表达了作者对治理方式的深刻理解。丰收之年,政策应该以人民为中心,确保公平分配,防止贫富差距扩大。而在灾荒之年,政策则应转向救助和赈济,尽可能减少人民的痛苦。
接下来的四句“政本拙催科,德乃足民食。蛮貊忠信行,田里愁叹息。”进一步阐述了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拙劣的税收政策只会加剧人民的不满和痛苦,而真正的德政应该是以人民福祉为出发点,诚实守信,让人民在困难时刻得到帮助。这样的政策会让人民感到温暖和安心,减少忧虑和叹息。
最后两句“德政只如斯,何用求赫赫。”是对上述观点的总结和提升。作者认为,真正的德政并不需要追求表面的华丽和显赫,而是应该以人民的福祉为重,以诚信和仁慈为基础。这样的德政,才是真正的治理之道,无需追求表面的显赫和声势浩大。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良好政治的理解和追求,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以诚信和仁慈为基础的治理之道。它提醒我们,一个好的政策应该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而不是追求表面的华丽和声势浩大。这样的理解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治理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