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与灞津,今日祓除人。
意思:程颐和灞津,今天清除人。
出自作者[唐]张九龄的《三月三日登龙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伊川与灞津》,这是一首描绘了春天郊游场景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这种场景下的感受和思考。
首联“伊川与灞津,今日祓除人。”描绘了诗人参加春季祭祀典的场景,他从伊川出发,来到灞津,准备参加祓禊仪式。这一联通过描绘地点和活动,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郊游图。
“岂似龙山上,还同湘水滨。”颔联转折,诗人表达了自己与众人不同的心情。在龙山上,他不像其他人那样欣赏春天的美景,而是在忧虑中老去,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湘水滨的景象虽然美丽,但诗人却无法像其他人那样享受。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忧虑。
“衰颜忧更老,淑景望非春。”颈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衰老和无奈。“淑景”指的是美好的时光,但诗人却无法留住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流逝。这一联通过描绘诗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忧虑。
“禊饮岂吾事,聊将偶俗尘。”尾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禊饮活动的态度。禊饮本来不是诗人的事,他只是随波逐流,参加这个活动而已。这一联通过描绘诗人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妥协和对生活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郊游场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忧虑,以及对生活的妥协。诗人的孤独和忧虑,反映了他在面对生活时的无助和困惑。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妥协,反映了诗人在面对世俗压力时的矛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