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早梳头》 夜沐早梳头,窗明秋镜晓。

夜沐早梳头,窗明秋镜晓。

意思:晚上洗头早上梳头,窗明秋镜晓。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早梳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清晨梳头时,面对镜子感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内心世界。诗中以头发的逐渐减少,象征着生命的消逝,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无奈感慨。 首联“夜沐早梳头,窗明秋镜晓。”通过描绘清晨明亮的窗户和明镜,展现了主人公开始梳头的场景,为整首诗铺垫了基调。 颔联“飒然握中发,一沐知一少。”通过描述头发在梳理时纷纷脱落,每次洗发都能感受到头发的减少,生动地表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流逝。 颈联“年事渐蹉跎,世缘方缴绕。”进一步阐述了人生年华的逐渐消逝,以及尘世的纷扰和纠缠,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尾联“未得无生心,白头亦为夭。”表达了作者对于无法达到无生无死的境界的遗憾,同时认为即使白发苍苍,生命仍然短暂。 整首诗通过描述梳头的日常场景,引申出对人生、生命和衰老的思考,表现了作者的哲理思考和悲观情绪。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夜沐早梳头,窗明秋镜晓。
飒然握中发,一沐知一少。
年事渐蹉跎,世缘方缴绕。
不学空门法,老病何由了。
未得无生心,白头亦为夭。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梳头

    读音:shū tóu

    繁体字:梳頭

    短语:拢 梳 栉 梳理

    英语:do up one\'s hair

    意思:(梳头,梳头)
    梳理头髮。
    南朝·宋·刘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