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花子·杨柳凄迷晓雾中》 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意思:寂静景阳宫外面月亮,照落花。

出自作者[明]陈子龙的《山花子·杨柳凄迷晓雾中》

全文创作背景

陈子龙的《山花子·杨柳凄迷晓雾中》的创作背景与明朝的灭亡有关。作者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故国覆亡的悲痛和沉思,以及对亡明教训的反思。词中通过描绘萧瑟的宫殿和残败的春景,喻写了大明一朝的衰落和不可挽回的局势,展现了作者的伤逝之情和沉痛之感。陈子龙作为明末官员和文学家,亲身经历了国家的沦亡,因此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亡国的悲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杨柳凄迷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
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
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作者介绍 陈子龙简介
陈子龙(1608年7月12日—1647年6月15日),明末官员、诗人、词人、散文家、骈文家、编辑。陈子龙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六月初一出生于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初名介,后改名子龙;初字人中,后改字卧子,又字懋中;晚号大樽、海士、轶符、於陵孟公等。崇祯十年进士,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继而任南明弘光朝廷兵科给事中。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五月十三投水殉国。

陈子龙不仅是明末著名烈士与英雄,也是明末重要作家,具有多方面的杰出成就。他的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伟丽秾艳,直追齐梁初唐;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形成沉雄瑰丽的独特风貌,为云间诗派首席,被公认为明代最后一个大诗人、“明诗殿军”,并对清代诗歌与诗学产生较大影响。陈子龙各体诗歌中,成就最突出的是七言律诗与七言古诗。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清词中兴的开创者,著名词评家谭献、龙榆生等人均对其词作评价甚高。

陈子龙的骈文也有佳作,《明史》称其“骈体尤精妙”。陈子龙的奏疏与策论都有很深厚的功底,也很有成就。陈子龙的小品文自成一格,《三慨》等作品真切感人又寄托自己缠绵忠厚之情。陈子龙也是明末著名的编辑,曾主编巨著《皇明经世文编》,删改徐光启《农政全书》并定稿,这两部巨著具有很重要的史学价值。

关键词解释

  • 景阳

    读音:jǐng yáng

    繁体字:景陽

    意思:(景阳,景阳)

    1.人名。相传其人好淫。
    《淮南子氾论训》:“景阳淫酒被髮,而御于妇人,威服诸侯。”
    北齐·刘昼《新论利害》:“虓虎在前

  • 寂寂

    读音:jì jì

    繁体字:寂寂

    英语:still

    意思:
    1.寂静无声貌。
    三国·魏·曹植《释愁文》:“愁之为物,惟惚惟怳,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

  • 残红

    读音:cán hóng

    繁体字:殘紅

    意思:(残红,残红)
    凋残的花;落花。
    唐·王建《宫词》之九十:“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宋·李清照《怨王孙》词:“门外谁扫残红?夜来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