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芳树》 庭前有芳树,浓阴满轩碧。

庭前有芳树,浓阴满轩碧。

意思:庭前有芳树,浓阴满轩碧。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芳树》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首句“庭前有芳树,浓阴满轩碧”描绘了庭前的景象,一棵繁茂的树在阳光下生长,浓密的树荫覆盖着宽敞的房间,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句诗通过视觉和空间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莫惜更携酒,醉此青春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之情。他鼓励自己和朋友携酒而来,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这句诗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朝来见鶗鳺,飞鸣绕其侧。”这句诗描绘了早晨的景象,鶗鳺鸟在庭前飞翔鸣叫,这似乎是春天的象征。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光景不可留,徒遣君叹息。”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他感叹时光匆匆,无法挽留,只能让读者叹息。这句诗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间的敬畏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之情,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珍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庭前有芳树,浓阴满轩碧。
莫惜更携酒,醉此青春色。
朝来见鶗鳺,飞鸣绕其侧。
光景不可留,徒遣君叹息。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芳树

    读音:fāng shù

    繁体字:芳樹

    意思:(芳树,芳树)

    1.泛指佳木;花木。
    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十三:“芳树垂绿叶,清云自逶迤。”
    唐·李白《送友人入蜀》诗:“芳树笼秦栈,春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