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士多拘,高风谁更攀。
意思:后期士人多限制,高风谁再攀。
出自作者[明]何孟春的《东山草堂四首为刘大司马作(以四字为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具有济世之才、淡泊名利、心系苍生的古代名臣的。诗中通过对谢安石的追忆,表达了对这位名臣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联“昔闻谢安石,栖迹会稽山。”诗人以谢安石自比,表达了对这位名臣的敬仰之情。谢安石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名臣,他隐居会稽山,但心系天下,最终出山为苍生谋福利。这里诗人借谢安石表达了自己对淡泊名利、心系苍生的追求。
“一为苍生起,功收谈笑间。”颔联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名臣的赞美之情。他以谢安石为榜样,表达了自己愿意为苍生谋福利、不畏艰难困苦、谈笑间取得胜利的决心。
“我公济世才,舒卷有余闲。”颈联中,诗人用“舒卷有余闲”来形容这位名臣的济世之才,表达了对其才智的赞美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这位名臣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
“吹律岁载成,遗荣身早还。”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名臣的期望和祝愿。他希望这位名臣能够像谢安石一样,吹奏律音,一年四季都能有所成就;同时也希望他能够早日辞去荣耀,回归淡泊名利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谢安石的追忆,表达了对淡泊名利、心系苍生、济世之才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中一些拘泥于个人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士人的批评和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