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作酩酊归,山月吐半璧。
意思:只有在喝得大醉回家,山月亮吐半璧。
出自作者[宋]黄庶的《游云门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南山州之屏,四时改颜色》是一首描绘南山州风光的诗,通过对四季景色、宴饮、图景描绘、山景、泉石、飞鸟、风物等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南山州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先,诗中描述了南山州犹如一道屏障,四季变换着颜色,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这种描绘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敏锐观察,也展示了其对地方特色的深刻理解。
接着,诗中描绘了日夕太守宴的场景,展示了当地官员与百姓的和谐相处,同时也反映了当地丰富的文化生活。宴席简朴,丝织品减少,更求秉烛饮,这种描写展现了当地人的淳朴和热情。
在描绘图景方面,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烟云时藏埋,景好疑爱惜,描绘了山川的变幻莫测和美丽神秘。这种描绘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展示了其对地方风光的独特理解。
此外,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泉石未还往的遗憾,以及对未能履行对自然的责任而感到愧疚。这种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爱护,也反映了其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理解。
在秋风复杖屦的描写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秋日里拄着拐杖漫游山林,持酒穷胜僻的闲适心情。这种描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豁达态度。
最后,诗人通过对风物的大句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敬仰之情。然而,由于才薄,只能默默欣赏,无法尽情表达。但诗人并未因此沮丧,而是决定陶醉于山月之中,这体现了诗人的乐观和豁达。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南山州美景的热爱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