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荆门歌送兄赴夔州》 蘚蘚燮燮声渐繁,浦里人家收市喧。

蘚蘚燮燮声渐繁,浦里人家收市喧。

意思:蓟蓟瑟瑟声逐渐增多,浦里人家收买喧闹。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荆门歌送兄赴夔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兄长,经过西楚时,为荆门的雨景所感,而作的一首诗。 首联“藓藓燮燮声渐繁,浦里人家收市喧。”描绘了雨中荆门的市井之声,藓藓燮燮,形象地描绘了雨声,而“收市喧”则让人想象到市井的繁忙和热闹。 颔联“重阴大点过欲尽,碎浪柔文相与翻。”描绘了雨势的变化,由大点变成了碎浪,形象生动。 颈联“云间怅望荆衡路,万里青山一时暮。”表达了作者对远去的兄长的思念和不舍,同时,也表达了对前路的迷茫和担忧。 尾联“曾为江客念江行,肠断秋荷雨打声。摩天古木不可见,住岳高僧空得名。”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江行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表达了对高僧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荆门雨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离别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余兄佐郡经西楚,饯行因赋荆门雨。
蘚蘚燮燮声渐繁,浦里人家收市喧。
重阴大点过欲尽,碎浪柔文相与翻。
云间怅望荆衡路,万里青山一时暮。
琵琶寺里响空廊。
熨火陂前湿荒戍。
沙尾长樯发渐稀,竹竿草屩涉流归。
夷陵已远半成烧,汉上游倡始濯衣。
船门相对多商估,葛服龙钟篷下语。
自是湘州石燕飞,那关齐地商羊舞。
曾为江客念江行,肠断秋荷雨打声。
摩天古木不可见,住岳高僧空得名。
今朝拜首临欲别,遥忆荆门雨中发。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燮燮

    读音:xiè xiè

    繁体字:燮燮

    意思:象声词。
    晋·陶潜《闲情赋》:“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
    逯钦立注:“燮燮,叶落声。”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之十四:“燮燮凉叶夺,戾戾飔风举

  • 收市

    读音:shōu shì

    繁体字:收市

    英语:close

    意思:
    1.收购。
    唐·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若必行此,则富商大贾必生怨恨,或收市重宝,逃入反侧之地。”

  • 人家

    读音:rén jiā

    繁体字:人家

    英语:other people

    意思:
    1.他人之家。
    《国语晋语二》:“里克曰:‘弒君以为廉,长廉以骄心,因骄以制人家,吾不敢。’”韦昭注:

  • 里人

    读音:lǐ rén

    繁体字:裏人

    意思:
    1.同里的人,同乡。
    《晏子春秋问上九》:“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
    《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后五六岁,有里

  • 市喧

    读音:shì xuān

    繁体字:市喧

    意思:
    1.街市喧嚣。
    唐·杜甫《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诗之二:“市喧宜近利,林僻此无蹊。”

    2.指街市的喧嚣声。
    清·范风仁《秋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