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黄河》 积石导渊源,沄沄泻昆阆。

积石导渊源,沄沄泻昆阆。

意思:积石导渊源,沄沄泻昆阆。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黄河》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河流壮丽景色的诗歌,同时也表达了对河流的敬畏之情和对自然力量的赞美。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积石山导引的渊源,沄沄泻下的昆阆,龙门自吞的险峻,鲸海般的涵容等,展现了河流的壮丽和威严。龙门自吞险,鲸海终涵量这几句更是直接描绘了河流的巨大力量和无边无际的胸怀。 接着,诗人又通过描述河流的动态,如怒洑生万滑,惊流非一状,浅深殊可测,激射无时壮等,进一步展现了河流的活力和变化莫测。诗人也描绘了河流的静态美,如川气迷远山,沙痕落秋涨,槎沫夜浮光等,展示了河流的宁静和深沉。 然后,诗人又通过描述河边的景象,如古戍苍崖向,浴鸟不知清等,展现了河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河流的敬畏之情,如常苦事堤防,何曾息波浪等。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挑战的期待和豪情,如谁当大雪天,走马坚冰上。这表明诗人对未来的挑战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自然力量的诗歌,通过对河流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豪情,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积石导渊源,沄沄泻昆阆。
龙门自吞险,鲸海终涵量。
怒洑生万滑,惊流非一状。
浅深殊可测,激射无时壮。
常苦事堤防,何曾息波浪。
川气迷远山,沙痕落秋涨。
槎沫夜浮光,舟人朝发唱。
洪梁画鷁连,古戍苍崖向。
浴鸟不知清,夕阳空在望。
谁当大雪天,走马坚冰上。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积石

    读音:jī shí

    繁体字:積石

    意思:(积石,积石)

    1.指积聚在一起的石块。
    《汉书晁错传》:“山林积石,经川丘阜,屮木所在,此步兵之地也。”
    南朝·宋·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

  • 渊源

    读音:yuān yuán

    繁体字:淵源

    短语:根子 溯源 根 根苗

    英语:origin

    意思:(渊源,渊源)

    1.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本原。

  • 昆阆

    读音:kūn láng

    繁体字:昆閬

    解释:1.指昆仑山上的阆苑,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