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鲥鱼》 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筯金盘敢望传。

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筯金盘敢望传。

意思:银鳞细骨可怜你,玉筯金盘希望传。

出自作者[明]何景明的《鲥鱼》

全文创作背景

《鲥鱼》是明朝诗人何景明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明朝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在明武宗在位期间,宦官专权成为当时政治的一大弊端。刘瑾等宦官势力强大,横行霸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不满和愤慨。何景明作为一位正直的官员,对此深感忧虑和愤怒。他曾多次上书弹劾宦官,但并未得到朝廷的重视和采纳,最终因无法改变现状而辞官回乡。 在这样的背景下,何景明创作了《鲥鱼》一诗,通过描绘鲥鱼的形象和境遇,隐喻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现状的不满和愤懑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桔未应先。
赐鲜遍及中珰第,荐熟谁开寝庙筵。
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
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筯金盘敢望传。
作者介绍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

关键词解释

  • 银鳞

    读音:yín lín

    繁体字:銀鱗

    意思:(银鳞,银鳞)

    1.银白的鱼鳞。
    明·何景明《鲥鱼》诗:“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箸金盘敢望传。”

    2.常借指鱼。
    清·唐孙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