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聂之美任鸡泽令》 无如蚕丝者,急敛纵敲鞭。

无如蚕丝者,急敛纵敲鞭。

意思:没有像蚕丝的,急忙敛放用鞭子。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送聂之美任鸡泽令》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赵魏地区风俗和官吏行为的诗。首句“赵魏高气侠,到今风俗然”描绘了赵魏之地的人们气概豪爽、尚武好斗的风俗,这样的风俗至今仍然存在。诗人通过这两句诗,展现了这一地区的独特风貌和民风。 接着,诗人通过“椎埋吏难禁,击断世称贤”进一步描绘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官吏的管理。诗句表明,虽然官吏难以禁止百姓的尚武之风,但是当地人有断事明快、公正称赞的贤能之士,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生态。 然后,诗人通过“明府宜更瑟,罢民庶息户”表达了对官吏的期许。诗人希望官吏能够改变治理方式,让百姓能够安定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治理的理想和期望。 最后,诗人通过“无如蚕丝者,急敛纵敲鞭”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弊端。诗人用“蚕丝者”比喻劳苦大众,他们像蚕丝一样被剥削殆尽,而官吏却急迫地收敛财物,甚至用鞭子催促他们。这两句诗揭示了社会不公和剥削现象,表现了诗人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赵魏地区的风俗和官吏行为,展现了当地独特的风貌和民风,同时也揭示了社会不公和剥削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治理的理想和期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赵魏高气侠,到今风俗然。
椎埋吏难禁,击断世称贤。
明府宜更瑟,罢民庶息户。
无如蚕丝者,急敛纵敲鞭。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无如

    读音:wú rú

    繁体字:無如

    英语:but; however (无奈)

    意思:(无如,无如)

    1.无奈。常与“何”配搭,表示无法对付或处置。
    《礼记哀公问》:“寡人既

  • 蚕丝

    读音:cán sī

    繁体字:蠶絲

    短语:

    英语:silk

    意思:(蚕丝,蚕丝)

    1.蚕吐的丝。
    南朝·陈后主《梅花落》诗之二:“雁声不见书,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