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如蚕丝者,急敛纵敲鞭。
意思:没有像蚕丝的,急忙敛放用鞭子。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送聂之美任鸡泽令》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赵魏地区风俗和官吏行为的诗。首句“赵魏高气侠,到今风俗然”描绘了赵魏之地的人们气概豪爽、尚武好斗的风俗,这样的风俗至今仍然存在。诗人通过这两句诗,展现了这一地区的独特风貌和民风。
接着,诗人通过“椎埋吏难禁,击断世称贤”进一步描绘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官吏的管理。诗句表明,虽然官吏难以禁止百姓的尚武之风,但是当地人有断事明快、公正称赞的贤能之士,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生态。
然后,诗人通过“明府宜更瑟,罢民庶息户”表达了对官吏的期许。诗人希望官吏能够改变治理方式,让百姓能够安定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治理的理想和期望。
最后,诗人通过“无如蚕丝者,急敛纵敲鞭”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弊端。诗人用“蚕丝者”比喻劳苦大众,他们像蚕丝一样被剥削殆尽,而官吏却急迫地收敛财物,甚至用鞭子催促他们。这两句诗揭示了社会不公和剥削现象,表现了诗人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赵魏地区的风俗和官吏行为,展现了当地独特的风貌和民风,同时也揭示了社会不公和剥削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治理的理想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