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身心,动止俱无碍。
意思:卓越身心,一举一动都没有障碍。
出自作者[元]姬翼的《苏幕遮 以上双照楼景元延佑本知常先生云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深奥的佛教诗歌,它以一种独特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对于人生和修行的深刻理解。让我们逐步来赏析这首诗。
首先,诗歌的开头部分,“少追陪,稀赴会”,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远离世俗纷争的态度。这是一种对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而非外在的荣誉和地位。
“本分随缘,一任人憎爱”进一步强调了顺其自然,不强求的态度。无论他人如何看待或憎恶喜爱,都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不为之所动。这是一种超脱世俗纷扰,不受情感影响的精神境界。
“勘破前程生死大”这句话表达了对生死问题的深刻理解。诗人认为,我们应该看透生命的轮回和生死的大道理,不为其所困,保持内心的清明。
“自究元初,昼夜休交昧”这句话强调了自我反思和探究的重要性。我们应该追溯自己的本源,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无论昼夜,都不能迷失自我。
接下来的部分,“不妆高,不捏怪。卓尔身心,动止俱无碍”表达了一种朴实无华,不装腔作势的生活态度。身心独立,无拘无束,无论行动还是静止,都无所畏惧。
“赢得逍遥长自在。行满功成,定是超三界”是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肯定和期望。通过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独立,我们可以获得真正的逍遥和自在。在修行圆满之后,必定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静和独立的修行态度。它鼓励人们要淡泊名利,顺其自然,反思自我,保持身心独立,从而获得真正的逍遥和自在。这是一种深奥而富有哲理的人生智慧,值得人们深思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