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洛阳牡丹图》 今花虽新我未识,未信与旧谁妍媸。

今花虽新我未识,未信与旧谁妍媸。

意思:现在花虽然新我不知道,不信与旧谁美丑。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洛阳牡丹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牡丹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首先,诗中提到了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表达了作者对洛阳牡丹的赞美之情。接着,作者回忆了自己过去所记数十种牡丹,但现在十年已经忘记了一半。这表现出作者对牡丹的深深喜爱和关注,同时也暗示了牡丹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在描绘牡丹时,作者使用了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比喻,如“开图若见故人面”、“比新较旧难优劣”,生动地描绘了牡丹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新品种牡丹的赞赏,如“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态度。 最后,作者通过对比新旧牡丹,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对新品种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世道人心的担忧。他认为天下无正色,但恐世好随时移,暗示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对新事物的包容态度。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新事物的关注。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对新事物的包容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我昔所记数十种,於今十年半忘之。
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
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
洛人惊夸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赀。
比新较旧难优劣,争先擅价各一时。
当时绝品可数者,魏红窈窕姚黄妃。
寿安细叶开尚少,朱砂玉版人未知。
传闻千叶昔未有,只从左紫名初驱。
四十年间花百变,最花最好潜溪绯。
今花虽新我未识,未信与旧谁妍媸。
当时所见已云绝,岂有更好此可疑。
古称天下无正色,但恐世好随时移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妍媸

    读音:yán chī

    繁体字:妍媸

    英语:beautiful and ugly

    意思:同“妍蚩”。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