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仲夏斋戒月》 始知绝粒人,四体更轻便。

始知绝粒人,四体更轻便。

意思:才知道绝食人,四肢更轻便。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仲夏斋戒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斋戒期间,体验断绝肉食的生活,而产生的内心感受。诗中表达了作者在断绝粒食前后内心世界的巨大变化,从开始的不习惯到逐渐习惯,从开始的觉得身体虚弱到逐渐觉得精神清爽,从开始的怀疑绝粒的说法到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肯定和向往。 首联“仲夏斋戒月,三旬断腥膻”直接点明时令和作者的生活状态。仲夏是农历五月的别称,正是斋戒的月份。三旬断腥膻,表明了作者在斋戒期间断绝肉食,只吃蔬食。 颔联“自觉心骨爽,行起身翩翩”是作者断绝粒食后的内心感受。心骨爽,表现了作者在断食过程中精神状态的变化,表明他感到身心清爽,不再有之前肉食后的沉重和困倦。行起身翩翩,则描绘了作者在行走时轻盈如飞的状态,进一步表现了他断食后的精神状态。 颈联“始知绝粒人,四体更轻便。初能脱病患,久必成神仙。”是对绝粒人的赞美,他们因为断绝粒食,身体变得更轻便,能摆脱疾病的困扰,甚至被认为可以成仙。这里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表示了肯定和向往。 尾联“我今过半百,气衰神不全。已垂两鬓丝,难补三丹田。”则是作者对自己现状的反思和自我调整。他已经到了人生的半百之年,身体逐渐衰弱,精神也不如从前。他决定减少荤腥的摄入,逐渐培养清净的生活习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延长自己的寿命。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断绝粒食这种生活方式的肯定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反思和调整。这种生活方式虽然不易做到,但作者的态度却让人感到敬佩和欣赏。他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积极寻求自我调整的方式,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和勇气。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仲夏斋戒月,三旬断腥膻。
自觉心骨爽,行起身翩翩。
始知绝粒人,四体更轻便。
初能脱病患,久必成神仙。
御寇驭泠风,赤松游紫烟。
常疑此说谬,今乃知其然。
我今过半百,气衰神不全。
已垂两鬓丝,难补三丹田。
但减荤血味,稍结清净缘。
脱巾且修养,聊以终天年。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绝粒

    读音:jué lì

    繁体字:絕粒

    英语:go without food; fast

    意思:(绝粒,绝粒)

    1.犹辟谷。道家以摒除火食、不进五谷求得延年益寿的修养术。
    晋·

  • 四体

    读音:sì tǐ

    繁体字:四體

    英语:tetrasome

    意思:(四体,四体)

    1.四肢。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晋·陶潜《庚戌岁九月中

  • 轻便

    读音:qīng biàn

    繁体字:輕便

    短语:地利 两便 便当 便利 方便 省事 便 近水楼台先得月 省心

    英语:(adj) lightweight and portable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