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来不拭如师德,怒至无迁不子颜。
意思:唾沫来擦如师德不,愤怒到没有迁不子颜。
出自作者[宋]陈著的《薇山处过番石渡遭渡子无礼伤臂因韵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高尚的人格风范和宽广的胸怀。首句“唾来不拭如师德”化用了唐代文人柳宗元的典故,形容一个人具有像柳宗元一样高尚的品德,即使受到侮辱也能保持冷静,不去计较。次句“怒至无迁不子颜”则是指像孔子弟子子颜一样,即使发怒也不迁怒于人,展现出一种难得的修养。
第三句“浅眼方知有沧海”用比喻手法,说明只有眼光短浅的人才会只看到眼前的困难,而不知道有更广阔的天地。最后一句“恶声宁复到薇山”则表明,对于恶意的言语和攻击,宁愿它们像风一样吹过薇山,而不去计较和回应。
整首诗意境高远,以古人高尚的品德为榜样,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态度和追求。通过运用典故和比喻手法,使得诗歌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