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菊花新·欲掩香帏论缱绻》 先敛双蛾愁夜短。

先敛双蛾愁夜短。

意思:先收集双蛾愁夜短。

出自作者[宋]柳永的《菊花新·欲掩香帏论缱绻》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情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情人的深深眷恋和渴望。 首句“欲掩香帏论缱绻”中,“香帏”指的是女子所居之香闺,暗示了女子之娇羞和情意深重。“论缱绻”则是指男女之间的浓情蜜意,这里诗人用“欲掩”二字,更显得女子含蓄内敛,欲语还休。同时,“缱绻”一词,也表达了男女之间的深情厚意。 “先敛双蛾愁夜短”中,“双蛾”代指女子的双眉,这句诗描绘了女子因夜短而愁眉不展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女子的青春易逝,希望长夜永驻的心情。“愁夜短”三字,将女子的愁绪和期盼表现得淋漓尽致。 “催促少年郎,先去睡”这两句诗,通过女子催促情郎先去睡觉,来表现女子对情郎的深情款款和依依不舍。这里用“催促”而非“强求”,更显得女子的温柔和体贴。 “鸳衾图暖”中的“鸳衾”代指成双成对的锦被,暗指男女欢会。这句诗表达了女子对温暖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 接下来的诗句“须臾放了残针线”和“脱罗裳恣情无限”,进一步表现了女子的情深意切和放纵情感的一面。最后,“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娇面”,更是将女子的痴情和眷恋表现得淋漓尽致,女子留灯等待情郎,只为了看情郎的娇美容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女子对情郎的深深眷恋和渴望,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欲掩香帏论缱绻。
先敛双蛾愁夜短。
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鸳衾图暖。
须臾放了残针线。
脱罗裳、恣情无限。
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娇面。
作者介绍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解释

  • 双蛾

    读音:shuāng é

    繁体字:雙蛾

    意思:(双蛾,双蛾)

    1.指美女的两眉。蛾,蛾眉。
    南朝·梁·沈约《昭君辞》:“朝发披香殿,夕济汾阴河,于兹怀九逝,自此敛双蛾。”
    宋·杨无咎《生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