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投松径远,鸟下石坛驯。
意思:僧人把松经远,鸟下石坛驯服。
出自作者[宋]王之望的《龙华山寺寓居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斋饭来香积,钟声出翠筠。僧投松径远,鸟下石坛驯。茶摘春山嫩,泉烹雨涧新。萧然烟篆室,处处喜留人》是一首描绘寺庙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宁静、僧人的虔诚以及自然的美景,给人一种清幽、恬淡的感觉。
首联“斋饭来香积,钟声出翠筠。”描绘了寺庙的日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向往和敬意。“香积”指的是寺庙的斋饭,“钟声”则象征着寺庙的宁静和庄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赞美和敬意,同时也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僧投松径远,鸟下石坛驯。”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宁静和自然环境。“僧投松径远”描绘了僧人行走在远离喧嚣的松树小径上的情景,表现出僧人的虔诚和淡泊名利。“鸟下石坛驯”则描绘了鸟儿在石头祭坛上自由飞翔的场景,表现出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颈联“茶摘春山嫩,泉烹雨涧新。”则描绘了寺庙的茶文化和自然景观。“春山嫩”和“雨涧新”分别形容了茶叶和泉水的品质,表现出寺庙的清幽和自然环境的纯净。“摘”和“烹”两个动词则生动地表现了僧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尾联“萧然烟篆室,处处喜留人。”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萧然烟篆室”形象地描绘了寺庙的清幽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处处喜留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寺庙中和谐、宁静氛围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留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寺庙的日常生活、自然环境、茶文化和宁静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向往和敬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一种清幽、恬淡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