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征妇词十首》 远书徒搅思,归信屡愆期。

远书徒搅思,归信屡愆期。

意思:远书只搅拌思考,归信多次延期。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征妇词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远书徒搅思,归信屡愆期》,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祜。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远书徒搅思”,直接点明诗人对远方书信的渴望和思念之情。诗人渴望收到来自家乡的书信,但书信却徒然搅动他的思绪,无法缓解他的思乡之情。这一句通过“徒”字,表达了诗人对书信的渴望,但书信却无法满足他的思念之情,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 第二句“归信屡愆期”则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期待和失望之情。诗人期待着能够早日回家,但信件却屡次延误,让他感到失望和焦虑。这一句通过“屡”字,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期待和失望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外漂泊的时间之长。 第三句“瓦卦偏无准”则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瓦卦在这里指的是占卜用的瓦片,诗人说瓦卦常常不准确,这实际上是在表达他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和不安。这种不确定性源于他对家乡的思念和期待,让他感到无助和失落。 最后一句“灯花未必知”则通过描述灯花的无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灯花虽然美丽,但它并不理解诗人的心情,无法为他带来安慰。这一句通过对比灯花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书信、归乡、占卜和灯花的描绘,将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同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远书徒搅思,归信屡愆期。
瓦卦偏无准,灯花未必知。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愆期

    读音:qiān qī

    繁体字:愆期

    英语:pass the appointed time; delay

    意思:误期,失期。
    《易归妹》:“归妹愆期,迟归有待。”
    《诗卫风

  • 远书

    读音:yuǎn shū

    繁体字:遠書

    意思:(远书,远书)
    送往远方或远方送来的书信。
    南朝·梁·江淹《伤友人赋》:“永远书于江澨,结深痛于尔魂。”
    唐·杜牧《秋岸》诗:“曾入相思梦,因凭附远书。”

  • 思归

    读音:sī guī

    繁体字:思歸

    意思:(思归,思归)

    1.想望回故乡。
    汉·张衡《思玄赋》:“悲离居之劳心兮,情悁悁而思归。”
    晋·石崇《思归引》序:“困于人闲烦黩,常思归而永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