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樟树来,上上八十里。
意思:我从樟树来,上八十里。
出自作者[宋]项安世的《高台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高台夫如何,山后此为最》是一首描绘登山过程的诗,表达了作者对高台夫的赞美和对山间景色的热爱。
首句“高台夫如何,山后此为最”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登山者的赞美。这里的“高台夫”可能指的是登山者,他们不畏艰险,勇攀高峰,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而“山后此为最”则是对山后景色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间美景的热爱。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登山的过程,“手摩白云顶,足躡飞鸟背”,形象地描绘了攀登高峰的情景。作者用手抚摸着白云顶,脚踩着飞鸟的背,生动地表现了登山者勇攀高峰的决心和勇气。
“我从樟树来,上上八十里”描述了作者的行进路线,从樟树出发,经过漫长的山路,到达山顶。这里的“上上八十里”可能暗示了登山的艰难和辛苦,但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的毅力和决心。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作者眼中的山间景色,“向来所历峰,下视皆积块”,作者所经过的山峰,从下向上看去都是厚实的石头,形象地表现了山间的险峻和壮美。
“空中闻夜雨,声若万马溃”则描绘了山中夜雨的情景,雨声如万马奔腾,震撼人心。这种景象让人感到惊奇和震撼。
最后,“却问山前人,天晴正收刈”则描绘了作者在山顶上询问山下的人,得知天晴时正在收割。这里的“天晴正收刈”与前文的登山过程和山中夜雨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登山过程和山间景色,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登山者的赞美。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敬畏和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